上海斌勤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西门子S7-200PLC S7-300PLC S7-400PLC S7-1200PLC 6ES5 ET200
人机界面 变频器MM430 变频器MM420 变频器MM440 6SE70工程变频器
6RA70直流调速装置 SITOP电源 数控备件 伺服电机,工控机,交换机等欢迎您来电垂询。
西门子数控伺服系统:802C/S/D系统 802D/SL系统 810D/DE系统 820D/SL系统 840D/DE系统 840D/SL系统 840Di系统 S120数控伺服系统,数控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备品备件等。
概述
以下类型的接口支持 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与带有 SIMATIC S7 的 SIMATIC WinCC flexible Runtime 之间的连接:
PPI 接口:
通过 PPI 的 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与 SIMATIC S7-200 之间的接口。通讯使用PPI协议进行;*使用用于SIMATIC S5的标准功能块。
MPI接口
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与 SIMATIC S7 之间的接口(通过带有 S7-200 的集成 PPI 接口或带有 S7-300/-400 的 MPI 接口或选择通过单独接口模块的 MPI 接口和 SIMATIC S7-CPU 的背板总线)。通讯使用MPI协议进行(编程器/操作员面板通讯);*使用用于SIMATIC S5的标准功能块。
PROFIBUS接口:
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与 SIMATIC S7 之间的接口(通过 CPU 上的集成 PROFIBUS 接口或选择通过单独接口模块上的 PROFIBUS 接口和 SIMATIC S7-CPU 的背板总线)。通讯使用MPI协议进行(编程器/操作员面板通讯);*使用用于SIMATIC S5的标准功能块。
PROFINET接口:
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与 SIMATIC S7 之间的接口(通过 CPU 上的集成 PROFIBUS 接口或选择通过单独接口模块上的工业以太网接口和 SIMATIC S7-CPU 的背板总线)。通讯使用MPI协议进行(编程器/操作员面板通讯);*使用用于SIMATIC S5的标准功能块。
CPU 的 S7 连接的可能数量是由它的功率(请参见产品目录 ST 70)决定的;从 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的角度来看,具有以下限制:
OP 73micro, TP 177micro:1 个接头
OP 73:多 2 个连接
OP 77A、TP 177A、基本型面板、OP 77B、TP177B、OP 177B、移动式面板 177:多 4 个连接
TP 277, OP 277; 移动式面板 277, MP 177, MP 277, MP 377:多 6 个连接
PC,带 WinCC flexible Runtime:多 8 个连接
PPI 接口
从概念的角度来看,PPI 接口是 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PPI 主站)或 PG(PPI 主站)和 S7-200(PPI 从站)之间的点对点连接。
MPI接口/PROFIBUS接口/工业以太网接口
使用 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和 SIMATIC S7 的多点通信接口。选项:
一个或多个 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MPI 主站)和一个或多个 S7-300/400 或 WinAC(MPI 主站)之间的接口
(可能的拓扑结构:"MPI/PROFIBUS/Industrial Ethernet")
一个或多个 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MPI 主站)和一个或多个 S7-200(MPI 从站)之间的接口 1)
(可能的拓扑结构:"PPI/MPI/PROFIBUS")
与PPI连接不同,MPI连接是在启动以及随后被监控过程中建立的静态连接。
先前方式的主站/主站链路同时和主站/从站链路连接,可集成S7-200 (除了 CPU 212)。 1)
原则上,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与 SIMATIC S7 之间这种类型的信息交换与所使用的网络无关,PPI、MPI、PROFIBUS 或工业以太网:SIMATIC 人机界面面板是 S7 客户端,SIMATIC S7 CPU 是 S7 服务器。
1) S7-200 波特率的限制,见 Catalog ST 70。
上海斌勤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公司精神:诚信、品质、服务、敬业
公司目标:创*企业、建*团队、做*服务 售后服务:所有
代理产品及工程质量问题均提供一年免费保修服务
3 人机界面设计的过程
人机界面的设计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3.1创建系统功能的外部模型设计模型主要是考虑软件的数据结构、总体结构和过程性描述,界面设计一般只作为附属品,只有对用户的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心理情况、文化程度、个性、种族背景等)有所了解,才能设计出有效的用户界面;根据终端用户对未来系统的假想(简称系统假想)设计用户模型,较终使之与系统实现后得到的系统映象(系统的外部特征)相吻合,用户才能对系统感到满意并能有效的使用它;建立用户模型时要充分考虑系统假想给出的信息,系统映象必须准确地反映系统的语法和语义信息。总之,只有了解用户、了解任务才能设计出好的人机界面。
3.2确定为完成此系统功能人和计算机应分别完成的任务
任务分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原有处于手工或半手工状态下的应用系统的剖析,将其映射为在人机界面上执行的一组类似的任务;另一种是通过研究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导出一组与用户模型和系统假想相协调的用户任务。
逐步求精和面向对象分析等技术同样适用于任务分析。逐步求精技术可把任务不断划分为子任务,直至对每个任务的要求都十分清楚;而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技术可识别出与应用有关的所有客观的对象以及与对象关联的动作。
3.3考虑界面设计中的典型问题
设计任何一个机界面,一般必须考虑系统响应时间、用户求助机制、错误信息处理和命令方式四个方面。系统响应时间过长是交互式系统中用户抱怨较多的问题,除了响应时间的**长短外,用户对不同命令在响应时间上的差别亦很在意,若过于悬殊用户将难以接受;用户求助机制宜采用集成式,避免叠加式系统导致用户求助某项指南而不得不浏览大量无关信息;错误和警告信息必须选用用户明了、含义准确的术语描述,同时还应尽可能提供一些有关错误恢复的建议。此外,显示出错信息时,若再辅以听觉(铃声)、视觉(**颜色)刺激,则效果更佳;命令方式较好是菜单与键盘命令并存,供用户选用。
3.4借助CASE工具构造界面原型,并真正实现设计模型软件模型一旦确定,即可构造一个软件原形,此时仅有用户界面部分,此原形交用户评审,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后再交给用户评审,直至与用户模型和系统假想一致为止。一般可借助于用户界面工具箱(Userinterfacetoolkits)或用户界面开发系统(Userinterfacedevelopmentsystems)提供的现成的模块或对象创建各种界面基本成分的工作。
4 人机界面设计的评价
怎样评价一个人机界面设计质量的优劣,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地,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考虑:(1)用户对人机界面的满意程度;(2)人机界面的标准化程度;(3)人机界面的适应性和协调性;(4)人机界面的应用条件;(5)人机界面的性能价格比。
目前人们习惯于用“界面友好性”这一抽象概念来评价一个人机界面的好坏,但“但面友好”与“界面不友好”恐怕*定一个确切的界线,一般认为一个友好的人机界应该至少具备以下特征:(1)操作简单,易学,易掌握;(2)界面美观,操作舒适;(3)快速反应,响应合理;(4)用语通俗,语义一致。
需指出,一个用户界面设计质量的优劣,较终还得由用户来判定,因为软件是供用户使用的,软件的使用者才是较有发言权的人。